“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,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。”智利紀錄片導演顧茲曼曾用這樣的話語來闡述紀錄片的重要性。 5月12日,紀錄中國理事會聯合北京紀實、上海紀實、湖南紀實3個紀錄片上星頻道和中國紀錄片網,以及紀錄片產業新生代蘇州東山紀錄片小鎮、新紀實(北京)傳媒投資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北京新紀實)等機構亮相深圳文博會,向海內外集中展示國產紀錄片發展成果,進一步推動優秀國產紀錄片走出去。
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秘書長、紀錄中國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趙捷在接受《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》記者采訪時說:“紀錄片這種影像形式是表現中國發展進步的重要文化傳播載體,是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力量。”
聯合優勢資源 集中力量出擊
走進紀錄片聯合展區,記者看到在展區正上方的大牌子上寫著“中國紀錄片,將承擔己任,成為講述好中國故事,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力量”,每一個分展區的墻掛電視里都播放著優秀紀錄片……
“展區的設置方面,我們想通過各個細節的展示以及優秀紀錄片的播出,讓大家能夠對中國紀錄片有全方位的認知和了解。”紀錄片聯合展區策展人、深圳緝熙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嘉勇向記者說道。
趙捷指出,2015年我國紀錄片行業總投入為30.24億元,總收入46.79億元,比上一年大幅增長。他說:“這說明紀錄片在中國是有市場的,紀錄片行業發展還是向好的,此時,多方聯合,集中優勢,對擴大紀錄片產業影響力大有裨益。”
在紀錄片聯合展區內,除了幾家上星頻道的集體展出外,中國首個紀錄片小鎮——蘇州東山紀錄片小鎮的展出,也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。
東山紀錄片小鎮負責人、蘇州東山文化傳媒董事長羅敏圣表示,把東山打造成中國首個“紀錄片小鎮”,以紀錄片為抓手,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宣傳推介地方文化,更重要的是通過“紀錄片小鎮”這個文化標簽的打造,使中國紀錄片產業實現更多可能性。
中國紀錄片網負責人、紀錄中國理事會秘書長張延利說:“紀錄片聯合展區將中國主要紀錄片頻道整合起來,集中優勢力量,抱團謀發展,統一進行作品、項目推介。走出紀錄片小圈子,進入文化產業大格局,提升紀錄片整體形象,擴大紀錄片傳播范圍。”
張延利表示,紀錄片聯合展區首次亮相文博會,特別是3個上星頻道集體亮相,是紀錄片行業近年來迅猛發展的又一個標志。更重要的是,中國紀錄片以聯合展區的形式,既展現了國產紀錄片的發展成果,也促進了國際文化交流合作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,增強文化軟實力。
記錄時代變遷 紀錄片大有作為
2010年,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《關于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》,相繼推出優秀國產紀錄片季度推優、年度評優扶持,批準北京紀實、上海紀實、湖南紀實等紀錄片專業頻道上星,國產紀錄片全國覆蓋的播出格局初步形成,形勢一片大好。
從展區各個頻道的展板上可以看出,在國家大力支持下,中國紀錄片近年來闊步發展,以豐富的題材資源、多彩的人物故事、向上的精神力量展示出越來越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,已經吸引了更多的資源聚集和國際合作。
此次參展的有《本草中國》《青春放歌》《西藏》《海上絲綢之路》《中國珍稀物種》《“一帶一路”之東盟行》等一批優秀作品,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拍照留念。“先把紀錄片名字都拍下來,回去再根據展板上的名字一部一部接著看。”來自江蘇的參觀者朱先生向記者說道。
在新紀實(北京)傳媒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征看來,紀錄片市場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。他結合本次北京新紀實參展的情況,向記者介紹說,北京新紀實提出了“紀實+”的思路,以內容為核心,融合電影、電視和新媒體平臺,拓展線上節目與線下活動,并致力于打通紀實節目與其他產業領域。本次參加文博會,新紀實謀求與其他領域的合作方建立聯系,提供創新性的產品與服務。
在紀錄片聯合展區內,還有一個展區不容小覷,那就是北京紀實頻道的展區。北京紀實頻道副主任嚴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北京紀實一直在積極研究市場,以找到更多更新的發展契機,在堅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,尋求更好的投資、吸引更多關注。”
講好中國故事 融入國際表達
本次展會中,各參展單位都展示了正在發行的紀錄片成片作品,同時也帶來了各種紀錄片項目。作為國家重點紀錄片項目,由上海紀實頻道制作的《海上絲綢之路》,成為了展會上大家關注的熱點。
“已經有很多參展者詢問有關《海上絲綢之路》的話題。”上海紀實頻道副總監唐俊對記者說道,“《海上絲綢之路》不僅會在國內多家電視臺播出,將來也會制作成不同版本陸續在‘一帶一路’沿線國家播出,目前已達成合作意向的有印度尼西亞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巴基斯坦、沙特阿拉伯等國的主流電視媒體。”
說起中國紀錄片走出去應注意的問題,唐俊說:“要講述好中國故事,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都要入鄉隨俗,不僅要傳遞出中國的文化和中國故事,還要考慮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和受眾需求。”
在現場,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界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:“紀錄片不比電影,不是立竿見影的。但是它有一種隱性的力量,在社會的各個層面讓人發現能夠思考和改進的地方,中國紀錄片到了一個絕佳的時代,可謂是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有這么好的時代,這么多好的紀錄片,再加上多方優勢力量的有效聯合,相信紀錄片會越來越好。”
(文章來源于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)